值得收藏!国家公布古代经典名方之《普济本事方》
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6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《普济本事方》是宋代许叔微所编写,书中记载着许叔微集平生所用之有效验方,全书内容翔实,至今临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。《严氏济生方》有宋代严用所编写,是严用根据其多年的使用心得,结合临床实际,广泛吸取古人可用之方,兼收已验之效方所著,某些方剂经济适用,值得我们学习。近日,国家为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健康,由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《古代经典名方目录》。现总结部分分享给读者,望给中医爱好者的学习带来方便!

图片

34 槐花散

【出处】:《普济本事方》(宋·许叔微)

【原文】:“治肠风脏毒,槐花散。”

【处方】:槐花(炒),柏叶(烂杵焙),荆芥穗,枳壳(去穰细切,麸炒黄)。

【用法】:方秤等分,细末,用清米饮调下二钱,空心食前服。

【剂型】:散剂

35 竹茹汤

【出处】:《普济本事方》(宋·许叔微)

【原文】:“治胃热呕吐,竹茹汤。”

【处方】:干葛三两,甘草三分(炙),半夏三分(姜汁半盏,浆水一升煮耗半)。

【用法】:右粗末,每服五钱,水二盏,生姜三片,竹茹一弹大,枣一个,同煎至一盏,去滓温服。

【剂型】:煮散

图片

36 辛夷散

【出处】:《严氏济生方》(宋·严用和)

【原文】:“治肺虚,风寒湿热之气加之,鼻内壅塞,涕出不已,或气息不通,或不闻香臭。”

【处方】:辛夷仁、细辛(洗去土、叶)、藁本(去芦)、升麻、川芎、木通(去节)、防风(去芦)、羌活(去芦)、甘草(炙)、白芷各等分。

【用法】:右为细末,每服二钱。食后茶清调服。

【剂型】:散剂

37 当归饮子

【出处】:《严氏济生方》(宋·严用和)

【原文】:“治心血凝滞,内蕴风热,发见皮肤,遍身疮疥,或肿或痒,或脓水浸淫,或发赤疹㾦㿔。”

【处方】:当归(去芦)、白芍药、川芎、生地黄(洗)、白蒺藜(炒,去尖)、防风(去芦)、荆芥穗各一两,何首乌、黄芪(去芦),甘草(炙)各半两。

【用法】: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姜五片,煎至八分,去滓温服。不拘时候。

【剂型】:煮散

38 实脾散

【出处】:《严氏济生方》(宋·严用和)

【原文】:“治阴水,先实脾土。”

【处方】:厚朴(去皮,姜制,炒)、白术、木瓜(去瓤)、木香(不见火)、草果仁、大腹子、附子(炮、去皮脐)、白茯苓(去皮)、干姜(炮)各一两,甘草(炙)半两。

【用法】: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生姜五片,枣子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
【剂型】:煮散

图片

39 温经汤

【出处】:《妇人大全良方》(宋·陈自明)

【原文】:“若经道不通,绕脐寒疝痛彻,其脉沉紧。此由寒气客于血室,血凝不行,结积血为气所冲,新血与故血相搏,所以发痛。譬如天寒地冻,水凝成冰。宜温经汤及桂枝桃仁汤、万病丸。”

【处方】: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桂心、牡丹皮、莪术各半两,人参、甘草、牛膝各一两。

【用法】:右㕮咀,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温服。

【剂型】:煮散

40 泻白散

【出处】:《小儿药证直诀》(宋·钱乙)

【原文】:“治小儿肺盛,气急喘嗽。”

【处方】:地骨皮(洗去土,焙)、桑白皮(细锉炒黄)各一两,甘草(炙)一钱。

【用法】:上锉散,入粳米一撮,水二小盏,煎七分,食前服。

【剂型】:煮散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沈周《雨意图》
下一篇:没有了